字典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公输课堂实录

公输课堂实录

教学分析   2024-03-29

《公输》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的是墨子的“非攻,兼爱”思想,和墨子高超的辩论技巧。今天,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公输课堂实录。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,通过公输课堂实录情景再现,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,可亲、可近、可学、可用,非常有益处,一起来看看吧!

公输课堂实录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,仅供参考:

一、介绍墨子,引入课文

师: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战国的初期,这是一个乱世。诸侯们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欲,彼此间不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,弄得民不聊生,墨子深切地同情老百姓的遭遇,并四处为他们奔走呼号。今天这篇课文所讲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。上一堂课我们疏通了文句,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。我们先来把课文一起读一遍,力求读得自然一些,流畅一些。

(生齐读课文。)

二、研读课文2—5自然段,理解“吾义固不杀人”

师:把第一句话再读一遍。

(生读。)

师:楚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什么?

生1:为了扩大自己的土地。文中写道:“荆国有余于地,而不足于民,杀所不足,而争所有余,不可谓智。”

师:你能通过语言文字看清楚这场战争的性质,很好。公输盘就在帮助楚王积极地准备这场血腥的侵略战争。然而表面上,他是怎么标榜自己为人的?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?

生2:“吾义固不杀人”。

师:这个“义”是什么意思?

生3:崇尚仁义。

师:很好。这个“固”呢?

生4:从来。

师:对!“固”,从来。说明我崇尚仁义,从来都不杀人,我是坚守这样一个做人的原则的。读这句话的时候,“义”和“固”要加强语气,突出公输盘那种一本正经的口气。前文墨子说“北方有侮臣者,愿藉子杀之”和“请献十金”,就是为了引公输盘说这句“吾义固不杀人”。因此,读墨子的话,要注意用一种恳请的语气。公输盘是从不悦到断然拒绝,所以他的语气一本正经中还略带有一种怒气,请同学们读读第2到第5自然段,注意读好人物的语气。

(生读2-5自然段。)

三、研读第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,感悟墨子的论辩艺术及兼爱非攻的思想

师:墨子引诱公输盘说出了“吾义固不杀人”。围绕这句话,我们来思考三个问题。

(课件展示。)

“公输盘曰:‘吾义固不杀人。’”联系课文,我们想一想:①墨子是如何指出他讲这句话的虚伪性的?②五句“不可谓”又驳斥了公输盘哪些可能的狡辩理由?③联系第1自然段,比较墨子所做的与公输盘所说的,你感受到了什么?边默读边思考,把你的感悟批注在书上。

(生默读、思考、批注;四人小组讨论。师巡视指导。)

1.感悟墨子“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”的论辩艺术。

师:下面我们一同来研究一下这三个问题。先看第一个,墨子引诱公输盘说出“吾义固不杀人”,但是,他是怎么指出公输盘讲这句话的虚伪性的?

生1:从这一句话,“吾从北方闻子为梯,将以攻宋”。“攻宋”就是要去攻打宋国,那么受害的就肯定是百姓了,但是公输盘又说“吾义固不杀人”,那就和他的行为形成了矛盾。

师:对!你的发言抓住一个“攻”字,一针见血地指出公输盘行为和语言之间产生了矛盾,他讲这句话是虚伪的。有没有补充的?

生2:“宋无罪而攻之”,说明宋国是没有罪的。“无罪而攻之”是不符合道义的。

师:对,讲得好。你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看,从“吾从北方闻子为梯”读到“宋何罪之有”,体会一下墨子的质问口气。

(生2读。生齐读。)

2.感悟墨子“先发制人,全面出击”的论辩艺术。

师:对,质问得非常有力!但是墨子也考虑到公输盘会提出很多狡辩的理由,从五句“不可谓”来看,他实际上驳斥了公输盘哪些可能的狡辩理由?

生3:墨子说“荆国有余于地,而不足于民。杀所不足,而争所有余”,他预计公输盘可能会说,打这场战争对我们楚国有利,我们楚国的土地又可以多那么多,但是实际上这场战争是对楚国没有利的,因为楚国土地很多,人民很少,如果发动这场战争,那是得不偿失的,弊大于利,所以墨子就说“不可谓智”,封杀了公输盘的一个狡辩理由。

师:你的思路非常清晰,首先假想到公输盘的一个狡辩理由,而且抓住了文中的“杀所不足”和“争所有余”,指出了这场战争是得不偿失的!我觉得你刚才有一个词还用得不太确切,不是“封杀”,换一个词更准确一点。

生4:反驳。

师:“反驳”比较好,或者“驳斥”,行不行?你能把这句话给大家读读吗?读时,“杀”、“争”、“智”要加强语气。

(生读。师指导生齐读。)

师:还可能会抓住他什么狡辩理由?

生5:公输盘可能会说,宋国是有罪的,我们是代表正义去攻打它。墨子说“宋无罪而攻之”堵住了公输盘的狡辩理由。

师:对,抓住一个“无罪”堵住他发动战争的借口。

生6:墨子反驳说:“知而不争,不可谓忠。”墨子料到,公输盘可能会说:楚王重金聘请我,我必须忠诚于楚王。

师:对。墨子是怎么反驳他的?

生7:“知而不争,不可谓忠。”你知道楚国地大,但是人少,这是得不偿失的一场战争,而且从道义上来说,是不仁义的战争,却不告诉楚王,还要去攻打,这不是忠于楚王的表现。

师:好!指出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和得不偿失的结果,这就让他没有办法推卸战争的责任。

生8:“争而不得,不可谓强。”公输盘会狡辩说:我向楚王劝说过,但是楚王不听。然后墨子就可以说,“争而不得,不可谓强”。你虽然劝说过楚王,但是楚王不听,就说明你没有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。

师:对,你刚才强调没有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,联系前面的话,他正好跟公输盘这句话中的哪一个字照应起来了?

生8:“固”。因为他说自己从来不杀人,然而实际上是在做杀人的勾当。

师:我在你的发言中再加一句话,不仅没有劝说成功,甚至还在帮助楚王做什么?

生8:造云梯。

师:我们一开始就读到,“为楚造云梯之械”。公输盘,你是一个刚强的人吗?你坚守做人的原则吗?

生8:没有。

师:请坐,这个发言,把“强”字和前面的“固”字联系起来,很好!最后你注意到公输盘一个什么狡辩理由?

生9:“义不杀少而杀众”。就是说公输盘会装糊涂,说自己不知道杀一个人与攻宋是一回事。

师:对。“不”“知类”就是不懂类推的道理。事实上,杀一个人和攻宋是一回事。这样就让公输盘更加无言以对。把刚才几个同学的发言整合起来,就会发现,墨子行十日十夜,这一路,他有足够的思考时间,预计到了公输盘可能的一些狡辩理由,所以他用了五句“不可谓”,先发制人。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和我一起分角色来读这段话,我说公输盘狡辩的理由,这位同学用书上的话来驳斥我,语气要有力。“吾义固不杀人”,然而这场战争能给我们楚国带来巨大的利益。

生10:“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。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,不可谓智。”

师:宋国有罪,我们的讨伐是正义的。

生10:“宋无罪而攻之,不可谓仁。”

师:我必须忠于楚王。

生10:“知而不争,不可谓忠。”

师:我说了,楚王不听。

生10:“争而不得,不可谓强。”

师:我不知道杀一个人和攻宋是一回事。

生10:“义不杀少而杀众,不可谓知类。”

师:非常好,驳斥得很有力!我们一起读。像刚才一样,我来说公输盘的狡辩理由,大家用书上的话来驳斥我,语气要有力!

(师生配合读课文。)

师:同学们读得很好。把五句“不可谓”连起来,会发现公输盘始终都没有插话的可能,墨子是重重否定,层层进逼,一气呵成,最后逼得公输盘理屈词穷。我们把这五句“不可谓”连起来读读,感受一下语言的气势。

(生齐读。)

师:读到这儿,同学们,我们还原整个思维过程会发现:墨子先引诱公输盘说出了“吾义固不杀人”。接下来,指出他行为和观点上的矛盾。然后先发制人,堵住了他可能的狡辩理由。但更让人佩服的是,他在整个驳斥过程中,态度非常谦恭,“起,再拜”,用词尖锐但又很有分寸,尊称对方为“子”,说话时用“请”。透过语言文字,我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墨子高超的辩论艺术。我们把第2到第7自然段连起来读一下,感受一下这个辩论的过程。

(生齐读2-7自然段。)

3.研读第1自然段,感悟墨子兼爱、非攻的思想。

师:好。联系第1自然段,比较墨子所做的与公输盘所说的,你感受到了什么?谁来说说看?

生1:从墨子“行十日十夜”可以看出墨子崇尚仁义是表现在行动上,而公输盘说“吾义固不杀人”只是停留在嘴上。

师:你把两个人物进行了比较。文中写“行十日十夜”,为什么要强调“十日”呢?

生2:“十日”说明路途遥远、耗时很长。

师:文中已写“行十日”,为什么还要加上“十夜”?

生3:“行十日十夜”说明他一直在走,走得很急,因为前文说,“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,成,将以攻宋”,这个“将”字说明,战争迫在眉睫,百姓危在旦夕,他没有睡觉,他走得很急,为救宋国百姓,不辞辛劳。

师:好。“行十日十夜”足见墨子心系宋国百姓之安危,不辞辛劳,日夜兼程。后人所说的“墨突不黔”、“墨子无暖席”,正是反映了这种精神境界。但老师在读文章的时候,也思考到了一个问题,写了“十日”、“十夜”,为什么还要强调一个“行”字?

生4:可以看出墨子当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,只能通过走路这种方式到达楚国。

师:你体会到“行”的意思是走路,说明墨子的身份是平民。很好,若将他的身份与所做的事情相联系,你又体会到了什么?

生5:墨子只是一介平民,但能担负起阻止战争的责任,很了不得。

师:这种精神境界真让人感到了不得!同学们要注意,好的作品,惜墨如金。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,对语言文字的咀嚼要细一点,“十日”、“十日十夜”、“行十日十夜”,我们一字一字地咀嚼,联系上下文,再跟公输盘的言行进行比较,就可以看出墨子这人了不起!老师还想问一下,你们读文章时,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?把“行十日十夜”和“起于齐”联系起来,你有点启发吗?写文章的人为什么还要强调他是从齐国出发的呢?

生6:我觉得,这就说明,楚国攻打宋国,跟墨子没有关系,没有伤害到墨子的利益。但是他为宋国人着想,所以从齐国出发,到楚国去,劝说公输盘和楚王。他这样做是无私的。

师:讲得很好啊。有没有补充的?

生7:这场战争是不会关系到墨子自己的利益的,但是他能为其他国家的百姓着想,能看出他的爱是博大的。

师:讲得好。这两位同学读文章读得很细,而且很善于思考。从“起于齐”三个字的背后能感受到墨子的思想境界,这种境界叫什么呢?可能同学们还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。这个词,浓缩了墨家的一个主要思想——兼爱。什么意思?知道吗?

生8:就是所有东西都要爱。

师:还不够准确。

生9:就是要平等地爱天下所有的百姓。

师:你的发言中“平等”这个词用得很好。关键在于“兼”字的理解。“兼”这个字,它原来的古代字形是这样的(边板书边解释):这是一根禾苗,这是第二根禾苗,这是一只手。“兼”的原义是,一只手握着两根禾苗,引申为整体的、平等的、没有差别的。兼爱就是一种普遍的、平等的爱,它并不因为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,也不因为人的身份有高低贵贱之分,是没有功利心的,是真正的大爱!而这种爱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,就是非攻。兼爱和非攻是墨家的主要思想。通过这篇课文,通过“起于齐,行十日十夜”我们能够咀嚼出来。一段看似平淡的叙述语言,如果细细地嚼,结合墨子的人物身份,并且和公输盘一作比较,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墨子的精神境界是那么高!我们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。

(生齐读。)

四、总结全文,布置作业

师:这堂课,我们通过语言文字,真切地感受到了墨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和兼爱、非攻的思想,在文中,我们也似乎看到了一个极具有平民情怀的思想家。最后,我们把全文一起读一遍,记住,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,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贤圣人。

(生齐读全文。)

师:最后留两个作业。

(1)上网查资料,解释两句话:①“墨突不黔。”②“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。”

(2)有兴趣的同学借助注释与译文阅读《公输》的后半部分或阅读鲁迅写的一篇小说《非攻》。

以上内容来自公输课堂实录。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。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!

点击显示
【公输课堂实录】相关文章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,方便收藏打印
不够精彩? 再来一篇
字典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,来源链接: https://mip.zidianwang.com/yuwen_syqtmgpfyiid/
上一篇: 珍贵的礼物
教学分析推荐
热门教学分析推荐
  • 教案设计
  • 教学分析
  • 教学设计